民营会展企业如何靠学习研究破局内卷?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8-22 09:09:11
当前,会展产业总体上是展览强、会议弱、活动不足。上海建设国际会展之都,会展业绩全球领先,但会议和活动还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,不适应“五个中心”提升专业话语权、国际话语权的需要,不适应国际经济中心、世界市场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需要。差距体现在诸多方面,突出表现是新一代会议活动业的市场环境、场馆设施、重点项目投入不足,特别是负责组织策划的会议企业亟待补齐短板、锻造长板。
当前,民营会展企业不仅对税收、GDP、技术创新、劳动就业、企业繁荣贡献明显,而且对稳就业、稳企业、稳市场、稳预期举足轻重。其中佼佼者,比如某国际会议民营企业,形成引人瞩目的发展理念:创学习型研究型企业,行创新共生长远之道。
该企业于2012年成立,2013年成为ICCA首批中国会员并首次成功举办国际会议,2017年首次承办万人级会议,2018年营收过亿元,2021年荣膺上海市会议经营与服务5A企业,2022年、2025年两次荣获ISO9001认证;目前除上海总部外,还在北京、广州和洛杉矶等地设有分公司。
该企业于2012年成立,2013年成为ICCA首批中国会员并首次成功举办国际会议,2017年首次承办万人级会议,2018年营收过亿元,2021年荣膺上海市会议经营与服务5A企业,2022年、2025年两次荣获ISO9001认证;目前除上海总部外,还在北京、广州和洛杉矶等地设有分公司。
为什么强调学习和研究?这是会议服务对象的要求。会议业以认知沟通为己任,是服务开放发展、构建规则制度的平台。会议业的服务对象,尤其是医学类国际学术会议的服务对象,多为高学历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人士乃至国际专家。为他们提供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会议服务,特别是为他们策划议题筛选论文、组织研讨安排议程、调动与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,势必要求企业不断学习提高、持续研究创新,率先掌握细分领域的议题格局、专家分布和现有成果,率先具备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服务的素质、能力和水平,推进高质量发展。
强调学习研究更是会议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。会展业是中国加入WTO最早实行全面开放的领域。上海作为国际会展之都,近年来会展业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,国有、民营、外资企业各具优势、各显神通,其中国有、外资多为世界一流水准。民营会展企业尽管数量众多、最具活力,然而多为中小企业,不但身处品牌规模双重夹击生存压力大,而且在世界一流的市场竞争中,长期面临融资、账款、人才、合规等多重挑战。其项目经营通常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。要想高质量发展,必须具备过人的素质、付出艰辛的努力、经历非凡的考验。这就更加需要企业主动学习研究,在融入服务对象、融入世界市场的过程中,着力构建学习型研究型会展企业。
什么叫创新共生、如何发挥作用?会展业属于现代服务业,是服务密集、知识密集、人才密集、创新密集的轻资产行业;表面看起来进入门槛不高,实际上要真正做好绝非易事。作为国际会议民营企业,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并保持长盛不衰,一定要居安思危、走创新共生之路。
所谓创新共生,包含内在联系的以创新求发展和与服务对象共生两层含义。以创新求发展,就是依靠创新来超越低水平重复和同质化竞争,摆脱内卷式恶性争夺。创新的目的,在于异质化、增量式发展,在于摆脱同质化低水平重复,形成差异化创新竞争。就会议业而言,创新至少有三个方向:一是服务创新,以高品质精细化服务谋发展;二是市场创新,以与时俱进、为我独到的细分市场谋发展;三是技术创新,以智能化内部管理、外部交往和营销手段谋发展。
困难在于成本制约。因为创新需要投入,包括资金投入、人才投入、知识投入。投入需要力度,以求比较优势和一流竞争力,规避“不创新是等死,创新是找死”困境。然而无情的现实是,会展业准入门槛一降再降,市场竞争日趋激烈,来自世界一流企业竞争的压力不断加码,导致市场空间利润空间持续被挤占被压缩,致使企业难以承受创新所必需的成本负担。
成本既无可避免,关键是要讲究精准投入。这就要求企业认真学习、深入研究,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慎重选择,进而找准突破口,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。就好像中医圣手那样,精确诊断、精准定位、一针起效。为此,企业必须面向服务创新、市场创新、技能创新,从学习入手、以研究为本,通过学习和研究,淬炼能力水平的刀刃,找准问题和困难的穴位,以最佳功力用好刀法针法,手起刀落、针到病除,收取事半功倍、为他人所不及之成效。
所谓与服务对象共生,就是要与客户自觉结成利害攸关、命运与共的关系,相互依赖、彼此成就,一损俱损、一荣俱荣。客户是会展服务的根本,是服务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实现的来源。为此,就需要会展企业尊重服务对象、关心服务对象,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,急人所急、忙人所需,认真学习、深入研究服务对象的市场需求及其市场策略,千方百计为客户提供最适配、最优化、最高质量的服务。
具体怎样做?要持续开发和深化客户关系,维护和扩大客户市场,以成人之美、美美与共的心态,全力以赴助客户成事。现有不少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,比如:构建听众分层邀请体系、优化数字化匹配流程、打造全年运营的听众社群、建立多方协同的运营机制、形成赞助商多元回馈机制、实施市场化内容营销等,都可以用作学习研究的具体内容。
值得注意的是,树立学习研究的良好风气,根本目的其实在于克服破坏性“内卷”。为此,一定要树立全员学习业务、研究.
嘉豪国际会展24小时服务热线:0531-55536008 18953136009
相关新闻
- 2025-08-22 撑起大市场朋友圈的“广州支点”!第33届广州博览会、第十一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今开幕
- 2025-08-22 民营会展企业如何靠学习研究破局内卷?
- 2025-08-22 217米新地标,山东国际会展中心配套项目建设加速推进
- 2025-08-20 杭州市会展集团:三年磨一剑 打造印尼“数字第一展”
- 2025-08-20 招商蛇口赋能全球会展:深圳国际会展中心(宝安)成国际资源链接枢纽